长生果课件(优选十一篇)
时间:2025-06-04 作者:大学生帮手网长生果课件 篇1
一,选字组词。
比(欲 喻)
上(引 瘾)
(卓 桌)越
书(级 籍)
二、根据意思写成语。
1、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2、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
3、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
4、形容十分惦念,放心不下。( )
三、补充词语。
如( )似( )
千( )一( )
( )光( )彩
( )欢( )合
心( )理( )
( )肠( )肚
别出( )( )
不( )而( )
( )( )有味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用充满感情的语言介绍了自己读书的感受以及读书给写作带来的启发,作者对写作的感悟有两点,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喻 瘾 卓 籍
二、1、如醉如痴 2、浮想联翩 3、囫囵吞枣 4、牵肠挂肚
三、如饥似渴 千篇一律 流光溢彩 悲欢离合 心安理得
牵肠挂肚 别出心裁 不谋而合 津津有味
四、构思要别出心裁 要写真情实感
长生果课件 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2.学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介绍书。
3.积累古诗词。
教学重点
1.学会把比喻的修辞方法用到句子中。
2.增加积累。
教学难点
学会找自己喜欢的课外书,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语文园地里面包含着丰富的知识。现在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丰富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交流平台。(出示课件1)
我们都喜欢读课外书,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读到有趣的课外书呢?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找到课外书的?
板书:找课外书
2.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2)
①找和课文有关的课外书,读了一个故事,找整本书来读。如学了《美丽的鹿角》,就可以找《伊索寓言》等。
②读了整本书,找同类书来读。如读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还可以读布封的《动物素描》。
③别人推荐的书。比如,同桌向我推荐《安徒生童话》。
师总结:多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对我们来说会受益匪浅。
板书:由一个故事到整本书
由一本书到一类书
读别人推荐的书
3.词句段运用。(出示课件3)
(1)读一读,你还可以把书比喻成什么?照样子说一说。
①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
②思考,这几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③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板书:比喻修辞方法的作用
生总结,汇报。(出示课件4)
师:这三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第一句话把书比喻成“长生果”;第二句话把书比喻成“营养品”;第三句话把书比喻成“朋友”。这三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体现出书的重要性,引导我们去读书,爱读书。
示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出示课件5)
书是我的精神食粮。
书是我好的伙伴。
(2)想一想:下面的句子主要讲了什么?把他们排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读一读,再抄写下来。(出示课件6)
①读句子,弄清楚每句话的意思。
②根据意思排列这几句话的顺序,使之形成一段完整、连贯的话。
生读句子,排列句子(出示课件7,8)
阅读是什么?是吸收。好像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写作是什么?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人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进,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
师:我们认真读这段话可以发现,这段话介绍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一个是由外到内,一个是由内到外。它告诉我们,只有先吸取营养,脑子里的东西才会变得有价值。
4.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
书写指导:我们在写字的时候,用笔要刚劲有力,学习欧阳询在点的起、收及转折处一丝不苟,尽量把字写得平整端庄。
……
5.日积月累
学习《观书有感》两首诗。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1)朗读这两首诗。
(2)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0)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是中国教育继孔子后的又一人。
(3)板书:说说诗句的意思。
其一: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镜子一样打开,清澈明净,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闪耀浮动。
要问池塘里的水为何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为它输送活水。(出示课件11)
其二: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那艘庞大的战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出示课件12)
(4)学生读读背背。
(5)当堂测试背诵。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白了怎样找到自己喜欢的书来读,知道了比喻这种修辞方法的作用,还进行了写字指导,积累了古诗,可以说受益匪浅。
教学反思:
1.在“交流平台”这个环节的教学中,我以交流内容为基础,引导同学们概括并拓展,让他们在自学的基础上达到对知识的梳理,从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在“词句段运用”和“日积月累”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把握句子的内容,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美中不足的是,教学中,在书写提示这个环节中,我没有设置“书写”的环节,没有当堂检验学生书写的成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让自己的教学有较大幅度提高。
长生果课件 篇3
《我的“长生果”》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目标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同时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让学生明白:一个是要构思新颖,别出心裁;一个是要写真情实感,在模仿借鉴后要进行呕心力血的创造,才能够打动人心,获得成功。
这是一篇拓展阅读课文,教学过程中,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以读为本,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在文本中读出想象来。然后让学生说说作者的读书经历,以及通过读书而悟出的道理。本节课,我没有讲得太多,词语没用我去解释,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自己去理解,板书也少而精。注意引导学生结合重点段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对阅读的热爱,把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正是作者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他们的课堂上,热烈讨论,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只有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时,他们主动的学习,自觉地学习,才不甘落后,学生做了学习的主人,学习就成了他们的需要,成了他们体验成功的活动,学习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长生果课件 篇4
教学目标
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
2.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
2.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
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
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书)
2.我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生畅所欲言
师: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冰心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
板书:忆读书
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 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大、影响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
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出示课件4)
小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默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
2.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在默读的时候思考,把握全文的结构。
生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师巡回指导。
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出示课件5)
全文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
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第三部分(12、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
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教师小结(出示课件6)
概括课文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掌握生字词。
继续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在阅读中体会读书的好处,以及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
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8)
1.听写生字词。
2.回顾上节课,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生回顾并回答
二、进一步感知课文:(出示课件8)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出示课件9)
文中提到了作者读到的哪些书?从读书中,作者感受到了什么?
生读课文,总结
归纳: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荡寇志》、《红楼梦》等。
通过读书,作者感受到了大的快乐,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
板书:
读书获得快乐
明白大道理(出示课件12)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等词语。
三、细读赏析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齐读课文第1段: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出示课件13)
明确: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多么深切的体会。(出示课件14)
2.默读课文第2—13段,回答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的?)
(2)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
明确:全文第二、四、六、七、九自然段写的是“多读书”,并且,在写多读书的同时,也简略地写出了每次读书的不同感受。
(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板书:①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
②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④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
四、默读课文,合作探究:(出示课件16)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围绕这几个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出示课件17)
明确: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读《三国演义》的情形并和《荡寇志》进行了比较;回忆了读《红楼梦》的感受;回忆了自己如何选择书等。
作者认为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才是好书。
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出示课件18)
3.作者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做出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者认为《水浒传》中的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在对《水浒传》人物做评价时,作者还通过与《荡寇志》中人物描写作比较,突出《水浒传》中人物性格鲜明的特点。
五、拓展延伸:
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
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出示课件20)
(学生交流)
六、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
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围绕着主题,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读书的好处,并对大家提出建议。文章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孩子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效果较好。
2.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抓住疑难句子,通过对疑难句子的把握,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鼓励不够,希望在下次教学中注意。
长生果课件 篇5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我早的读物是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孩子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掌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沓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奔向那里。几个月的工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路上遇到一个残疾人,我会黯然神伤,编织他的悲惨身世。
记得有,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老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人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了个“甲优”,老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如醉如痴,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有命题作文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汪汪。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誊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我写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段文字,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传神时,我脸红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_________
本文作者叶文玲,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长生果课件 篇6
教学目标
1.在情境交际中能大胆、准确、清楚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态度大方,声音洪亮。
2.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交际过程,在交际过程中,通过多方面评价规范口头语言,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和相互交际的能力。
3.举办“我喜欢的人物形象”交流会。
4.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迅速抓住说话的重点。
教学重点
1.准确、清楚、大声地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
2.积极和别人交流,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
教学难点
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并迅速抓住说话的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交际兴趣(出示课件2)
师:同学们,你平时喜欢看什么书?你喜欢书中的谁?他有什么特点?
(指名说)
师:大家有那么多喜欢的书,有那么多喜欢的人,那么,你喜欢的人物形象是谁?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话题。
板书:我喜欢的人物形象
二、明确目的。(出示课件3)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喜欢的人物形象。我们在交流的时候,应该做到哪些呢?
生讨论,并总结:
板书:说话条理要清楚
声音要洪亮
要介绍出处和喜欢的理由
三、合作探究(出示课件4)
1.小组的每位同学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介绍给大家。
2.每位成员要认真听,并能尽快抓住每个同学所说的重点。
3.每个小组成员要对讲述者进行评价,让讲述者进行修改。
4.每个小组都推选出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
生进行活动,并汇报
师及时进行指导
四、小组汇报。
师:请每个小组推选出一位同学进行讲述。在讲述的过程中,同学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出示课件5)
1.要认真倾听,快速地把握说话者的重点。
2.听完之后,要对讲述者从内容、仪态、语气等方面做出评价。
3.同学讲完后,听众能复述内容。
板书:认真倾听
快速把握重点
师请同学们讲述,师引导:
师小结:真不错,同学们的小耳朵可真灵,听得很清楚,不但知道了他们喜欢的人物形象是谁,还明白了他们喜欢的理由。祝贺大家,为自己鼓掌加油吧!(出示课件6)
五、拓展延伸,彰显个性,游戏中交际
师过渡:来,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出示课件7)
做一做。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人物图片拿出来办一个人物展吧!
师:同学们,赶快来办一个喜欢的人物展吧!(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拿出图片,并邀请大家一起观赏。)
师:同学们,课后,你们可以和家人、朋友聊一聊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也可以围绕“我喜欢的人物形象”办画展,开展讲故事比赛,还可以演一演人物的故事呢!
教学反思:
1.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发挥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用问题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并阐明理由,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气氛高涨。
2.这节课中,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勇于发言,对别人说的话及时做出评价,使说话者的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听话者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说话的声音较低,自信心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关注这些同学,让他们提升自信。
长生果课件 篇7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长生果课件 篇8
学习过程
一、回顾导入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读书”,在前几篇课文中,我们一直在和书进行着有趣地对话。《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热爱与渴
望;《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和北大学者对阅读的交流,使我们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要与书为伴,以书为侣,其乐无穷;提出善于读书,要常读常新,百读不厌,必有所获;今天,我们再来学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看看它又告诉了我们什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问题?(我的“长生果”是什么?为什么把书叫做我的“长生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带着问题自读课文,看一看刚才提出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
2.同桌互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相互评价。
3.参考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方法,再读课文,把感受深的地方多读几遍,再旁边做批注。
4.小组交流读书情况。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班级交流
(1)作者写了少年时代读书和写作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看香烟人小画片;看连环画;
重点回忆了两次作文的构思与写作的经历。得出了一些道理:
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2)反复读一读作者例举的两篇作文,你是怎样理解作者悟出的道理的?你在自己的写作中有过类似的体会吗?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写作体验来理解,来谈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学习并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和读书方法──博览群书,入情入境,做读书笔记,会借鉴运用等。
四、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由揭示课题内容引入。通过刚才的交流,你理解为什么把书比作“长生果”了吗?长生果,指营养极其丰富。将书比喻为“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作者就是在书的引领下写作越来越成熟的。
将书誉为长生果,作者对书的钟爱可见一斑。文中真实地回顾了作者少时与书的故事,使作者酷爱读书的情景再现在我们眼前。读读课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作者对书的特殊情感的?
(通过重点段落和句子的分析,明白作者酷爱读书这种情感贯穿始终: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的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的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的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的如醉如痴。正是不断地在书里如饥似渴地汲取营养,才不断地成长起来。所以在作者回首少年时光时才感到那样的愉悦。)
看来书真正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啊!即使多年之后品味读书的味道,还是这样让人心醉。让我们再读读课文,体会那种读书的乐趣吧。
五、品读语言,学习积累。
长生果课件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实际体会“长生果”的寓意,并学习作者的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有一种果子叫长生果,你们见过吗?(板书:长生果)
2、说实话,老师也没有见过,不过在神话中听说这种果子吃了能让人长生不老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我的“长生果”(完成课题板书)
3、齐读课题。
4、课题中的长生果打上了引号,可见它并不是指真的长生果,那指的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⑴课题中“长生果”指的是。
⑵课文写了作者童年时的___和___的几件事。
2、遇到生字、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交流。
(板书:读书作文)
三、自读自悟
1、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边读边画,把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多读几遍。)
2、交流:
我们先来看看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
板书:饱览“香烟人”画片《秋天来了》、看图书、阅读文艺书籍《一件不愉快的往事》、读中外名著。
3、从作者所读的书籍中你看出了什么?
(读书的范围越来越广,内容越来越深,从中得到的知识越来越多)
书的类型:我对书的情感、“香烟人”画片、看图书、阅读文艺书籍、读中外名著。
4、作者是怎样读书的呢,他对书倾注了哪些情感?仔细阅读写他读书的段落,在书上画出相关的句子或词语,完成如下表格:
书的类型我对书的情感“香烟人”画片看图书阅读文艺书籍读中外名著
四、交流,教师点拨
1、读自己画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意,例如:如醉如痴、津津有味、牵肠挂肚、囫囵吞枣等。
(贴出小黑板条)
3、点击多媒体,填表。
4、从表上所填的这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作者很爱读书,争分夺秒地读书)
5、像他这样读如醉如痴,废寝忘食地读书,简直就是一个(书迷,书虫,书痴,书狂)
五、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高尔基曾经说过:“我扑在书籍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作者就是这样如饥似渴地读书,把读书当作人生一大乐事。正如文中所写:
(点击多媒体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2、这段话写得多美呀,他把读书当作人生中的一件美事,所以描绘小时候读书的情景才能写得这么美,让我们自己试着美美地读一读吧。
3、指读、评议。
4、师范读。
5、全班齐读。
6、小结:
作者爱读书,他从书中得到了报偿和馈赠。
六、交流
1、作者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多媒体出示道理。
3、学生结合文中事例和自己平时写作谈谈感受,理解词语:呕心沥血。
4、欣赏作者写秋天的作文,理解:别出心裁。
5、作者的作文得了“甲优”和“赞誉”都归功于(读书)这就是读书给他的报偿和馈赠。(板书:报偿馈赠)
七、总结、升华
1、读书使作者一生受益,他成功了,成了一位响当当的作家,有着精彩的人生,这使我想起了一句话:“阅读,生命因你而精彩。”
2、我们再来看看课题,作者把书比作长生果是因为(作者喜欢读书,它使人一生受益)正如沙士比亚所说(出示:齐读)所以课文一开篇就说(出示课文第一句话,齐读)
3、分享一首小诗:神奇的书。
4、总结:
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它就像长生果,带给我们一辈子的营养,让我们一生受用!
长生果课件 篇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扉、瘾”等生字,并通过相互提示认清字形,读准字音。
2、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重要内容,重点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作文中受益的语句。
过程与方法:
在朗读中领会读书的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一些读书和习作的要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感悟作者从读书和习作中受益的语句,并学习作者的读写要领。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课外阅读和习作领会“长水果”的寓意。
课前准备:
让学生搜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警语。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发言导入,板题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板书课题)
2、板题:我的“长生果”。
二、出示自学目的
1、自由朗读课文,掌握文中的生字、生词。
2、通过阅读课文,抓住文章的重要内容,联系自己的读书领会,明白课文。
3、摘抄文中优美的文句。
三、出示自学引导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每一个字音,把课文读畅通,记一记不了解的生字。
2、和同桌交流自己记生字的办法,并互相读一读课文。
3、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看自己能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
(1)我的“长生果”指的是什么?
(2)作者写了童年读书、作文的哪几件事?自学时间8分钟。
4、找出文中的优美词句,同桌讨论其中的含义。
四、学生开始自学。
五、检测学习情况
1、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作者在作文中悟出了怎样的道理?把自己感受深地方多读几遍,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做批注。
2、小组交流读书的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读书体会。
(1)作者在童年是怎样读书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自己的体会和感受。)看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时津津有味;看连环画时废寝忘食;读文艺书籍时不求甚解;读中外名著时如醉如痴。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读书的体会和方法学习作者写读书笔记:记书中优美的词句,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并在自己的作文中借鉴运用。
(2)作者在作文中悟到了怎样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3)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作者说书是“我的“长生果”。
(4)引导学生读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并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4、品读课文,积累词句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读一读,背一背,写一写。让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精妙和比喻的生动。
六、当堂训练
1、写出有关读书的词语和描写秋天的词语。
2、抄写文中的优美词句。
七、板书设计:
我的“长生果”
津津有味→废寝忘食→不求甚解→如醉如痴
阅读:博览群书如情入境写读书笔记
作文:构思别出心裁写真情实感借鉴模仿
长生果课件 篇11
一课时
-
推荐阅读:
文员公文写作(优选十一篇)
足浴的工作总结(优选十一篇)
高中钢琴特长生教学计划(精品十一篇)
市场培训课件(优选15篇)
助残扶残主题活动方案(优选二十一篇)
小学体育课件(优选十四篇)
-
欲了解长生果课件网的更多内容,可以访问:长生果课件
本文来源:http://www.21da.com/zonghe/4645.html